热搜词: 

为什么《诗经》的开篇之作是爱情诗歌《关雎》?

发布:小编

关于《关睢》为什么被放在《诗经》的第一篇。个人觉得,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讨论,一是政治原因。二是文学原因。三是哲学原因。

我们知道,孔子兴办私学,培养人才的终极目的,是培养君子人格。君子人格的最高标标准是“内圣外王”。《五经》是孔子传授给学生的主要课程,这些课目都与政治相关联,这一点,是谁也不能否认的。孔子曾说:“兴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。其中的“兴”,是起兴的意思。就是看到相关的事物,引起联想。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都是人格修养必不可少的工具。明乎此,我们就可以谈《诗经》了。

兴于《诗》,说白了,就是引起学习兴趣。《诗》本身也和政治息息相关。《诗》分《风》《雅》《颂》三个部分,《风》,代表的是民意,后世也有采风之说,其意也在了解民情。《雅》许多是与现实政治相关联的。《颂》与祭祀相关。而国之大事,在礼与戎。

《风》的内容,可以是对现实的讽喻。所以,在政治的环节中,采风必在行政之先。所以,风雅颂三部分中,《风》在前。如果不是《风》在前的话,则《关睢》也就不可能是第一篇了。

我们知道,风有十五国风。十五国风中,有个奇怪的现象。除了《周南》和《召南》外,其它十三国风都有“风”字,比如齐风,曹风,邶风、唐风、秦风等。而只有周召部分没有风,而用一个“南”字。这个“周南”的南字是什么意思呢?我在网上查了一下,大多数把“南”解释成方位,比如“周南”是周的南部。但这个解释很让我怀疑。那么,“召南”呢?如果周召只有南部有“风”,那么北部就没有了吗?这个矛盾没人关注。我觉得,周南,召南的“南”,是君人南面之意。比起其它诸候国,周是天子。而周公和召公是辅助成王代行天子之责的。这样,十五国风就是十五国风尚。只是周地,分为周公治理的地区和召公治理的地区而已。

十五国风既有讽喻的内容,也是歌颂的内容。这是政治永世不变的两个方面。生活好了,就歌颂。生活差了就埋怨。歌颂占多时,代表政治清明。埋怨占多时,代表着政黑暗。周朝为什么能以百里之地而王天下?就是因为政治清明,可以做天下的表率。而周公在孔子的眼中,是大圣大贤之人。所以,十五国风排序的时候,《周南》排第一。因为他代表的是周公统治地区的风尚。是可以做为榜样和楷模的。如果《周南》不排第一,《关睢》也不可能排第一。这是《关睢》排第一的政治原因。

第二方面,文学原因。

诗做为一种文学形式,除了承担政治,当然还有文学的属性。文学评价,在孔子看来,是两个标准,一是善,二是美。善指的是思想内容的纯正。既孔子所说“思无邪”。美指的是形式之美。

《关睢》主题,有好多种说法,无论是“风天下,正夫妇”也好,还是“后妃之德”也好,都不能否认,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。关关睢鸠,在河之洲,以河边成双成对的睢鸠鸟起兴,引起男女之间的爱情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

美好的女子,是男人追求的对象。这首诗里的追求,是很有君子之风的。无论是求之不得的辗转反侧也好,还是琴瑟友之,还是钟鼓鸣之。都是礼法的规范之中,符合中庸之道。所以,孔子说:《关睢》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为什么《诗经》的开篇之作是爱情诗歌《关雎》?图1

形式之美,这里就不要多说了。《关睢》已经是非常整齐的四言诗了。西周时期,四言诗的格式还没有完备。四言诗到汉魏时期才达到成熟完备。但是,《关睢》的格式上,已经比较成熟了。有了内容上的“美”和形式上的美。就达到了孔子所谓的,尽善矣,尽美矣。所以,十五国风以周南为首,而周南十一篇中,又以《关睢》为首。

第三方面,哲学上的原因。

这也是最根本的原因。后世的学者认为,《关睢》是后妃之德,是圣人“化天下,正夫妇”的作品。也就是说,这首诗是与夫妻关系夫妻之道相关联。而夫妻关系,是一切社会关系的起点。有了夫妻关系,才有社会中的其它关系。如果没有夫妻关系,其它一切社会关系都不存在。关于这方面。《易经序卦传》中有交代:有天地,然后有万物;有万物,然后有男女;有男女,然后有夫妇;有夫妇,然后有父子;有父子,然后有君臣;有君臣,然后有上下;有上下,然后礼仪有所措。夫妇之道,不可不久也,故受之以恒。

《序卦传》是《易经》的十翼之一,据传是孔子所作。上述的理论是否正确,这里暂且不说。但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儒家对夫妻关系的重视。夫妻关系的形成,当然要从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开始。因此,能不能追到淑女,是一切社会关系的起点。这么重要的课题,孔子把它放在第一位,也就理所当然了。

首先,《韩诗外传卷五》里一段孔子和子夏的对话,讲了关雎的意义。

“子夏问曰:关雎何以为国风始也?孔子曰:《关雎》至矣乎!夫《关雎》之人,仰则天、俯则地,幽幽冥冥,德之所藏,纷纷沸沸,道之所行,如神龙变化,斐斐文章。大哉,《关雎》之道也!万物之所系,群生之所悬命也。河洛出图书,麟凤翔乎郊,不由《关雎》之道,则《关雎》之事将奚由至矣哉?夫六经之策,皆归论汲汲,盖取之乎《关雎》。《关雎》之事大矣哉!冯冯翊翊,自东自西、自南自北,无思不服。子其勉强之,思服之。天地之间,生民之属,王道之原,不外此矣。子夏喟然叹曰:大哉,《关雎》乃天地之基也”

其次,现在文史学界通常认为,《诗经》为各诸侯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,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。《诗经》的编订工作,乃出于周王朝的乐师、乐工们之手。孔子也参与了这个整理的过程。由于孔子对《诗经》文本的确认和重视,使得后世儒家不能随意篡改。

也就是说,《诗经》最初形成的时候,人们只是出于对“诗”这种有别于政治文体的文学性有比较朴素纯真的理解,出于对“诗”独有的思想情感表达艺术的遵从,来对待“风”“雅”“颂”各类诗歌收集和整理编排。这样,思想情感真挚动人、艺术确属上乘的十五国风才有可能摆在《雅》、《颂》的前面,而爱情佳作《关雎》也才可能列在首篇。

最重要的是,如果我们跳出迂腐的儒学教义和封建正统观念,我们就会发现《关雎》确实是一篇非常优秀而纯真的爱情诗歌。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,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,开头这四句本身就是一篇伟大的爱情宣言和诗歌文学宣言,它宣示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、天经地义的感情,它展现了中华民族儿女男欢女爱、生机蓬勃、繁衍兴旺的强大生命力,这是多么高尚优美而博大的民族诗情!这样的诗自然应该列为诗三百之首。


为什么《诗经》的开篇之作是爱情诗歌《关雎》?图2
为什么《诗经》的开篇之作是爱情诗歌《关雎》?图3